婚姻登记员笔记9:没有父母祝福的婚姻
有一回,一对男女来咨询办结婚证的事,男方的父亲母亲也来了。男方的父亲咨询说,没有户口本能不能办结婚证。我说不行,双方身份证、户口本都要带才能登记。男方的父亲听了显得很为难,但我坚决说不行,无奈之下,他吐出了实情。
原来是女方父母不同意这门婚事,把户口本藏起来了,不让女儿登记结婚。虽然现在是婚恋自由的年代,不再讲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,但抚养子女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结婚这么大事,我觉得还是经过父母同意比较好,毕竟,婚姻是终身大事,若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,我觉得是不会幸福的。因而我说,女方父母不同意,那怎么能结婚呢,人家把女儿养这么大,多不容易,当然要经过他们同意。
男方的父亲听了讪讪地笑着,但好像还是不愿意放弃。我本来想对他说,你设身处地地想,要是嫁人的是你的女儿,你不同意,你女儿却和别人偷偷结婚了,你会怎么想。但在公共场合,对方又是长辈,不好说太多。最后出于工作职责,我不得不按照规定答复他们的咨询,若是没有户口本,去所在地的派出所开具户籍证明也可以。咨询后完,他们就走了,不知后来是否来登记,来往的人太多,实在记不住。
这让我想起看过的一个故事。说是一位北京的女青年,不顾父母的反对,甚至不惜与父母断绝关系,毅然决然地追随一位男同学去了大西北,无论条件多么艰苦,始终无怨无悔。中秋时,农场给他们发了一块月饼。那是一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,人人都是食不果腹,在半饥不饱中度过。男的先回到了家中,看到月饼,顿觉饥肠辘辘。于是他想,一块月饼,自然是一人一半,他先把自己的一半给吃了,对方一定不会怪他的。于是他就把月饼分成两半,自己先吃了一半。吃完后,月饼的美味似乎让他更觉饥饿。然后他又想,女方这么爱他,一定会从自己的一半中再分一半给他。于是他将剩下的半块月饼分成两块,又吃了其中一块。月饼本来就不大,虽然吃了四分之三,完全不顶事,而仍有月饼在面前,实在无法忍受。他想,女方对他这么好,一定会把这块月饼也让给他。终于,他将整块月饼都吃了。没想到的是,女方回来发现后却深为失望,最后选择了离开!
以上两个故事虽风马牛不相及,但有一个共同点,都是女方不顾家人反对,坚决要与男的在一起。我想说的是,夫妻是因为相爱而连结在一起的,爱一旦消失,则是路人。父母与子女则是剪不断的血缘关系,且养育之恩深如海,自古道,“百善孝为先”,为了爱情私欲而与父母反目成仇,是否有违天道?如果能将爱情进行到底还好,若是又半途而废,最后落得两头俱失,岂不可悲?
如果爱情真的坚定到了值得与父母反目成仇的程度,那为什么不用这份坚定去感动去父母呢?父母之所以不同意,终究只是因为担心儿女得不到幸福,若能证明自己能够得到幸福,父母又怎么会反对呢。还是那句话,婚姻是终身大事,若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,我觉得是不会幸福的。
小军旗转载